跳到主要內容

中國高中生的核心自我評價、心理健康與手機依賴:我們為什麼要關心

摘要

背景

手機依賴是高中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本研究旨在對中國高中生的核心自我評價、心理健康和手機依賴進行評估,為高中生的手機支持提供可靠的依據。

方法

我們對中國廈門的高中生進行了一項調查。采用青少年手機使用依賴自評問卷(SQAPMPU)、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和核心自我評價量表對青少年的手機依賴、心理健康和核心自我評價進行評價。采用t檢驗、Pearson相關和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分析潛在關係。

結果

共有1692名學生被錄取。10-12年級學生的手機依賴總分高於7-9年級學生。共有329名7-9年級學生和371名10-12年級學生出現精神異常。10-12年級學生心理異常檢出率高於10-12年級學生。核心自我評價與心理健康各因素呈顯著負相關(P< 0.01)。心理健康狀況越差,手機依賴程度越高,核心自我評價在心理健康與手機依賴之間起中介作用(8.03%)。

結論

核心自我評價是影響高中生心理健康和手機依賴的重要因素。教育工作者應加強對高中生的核心自我評價,以改善心理健康,減少手機依賴。

背景

“手機依賴”指個人因非學習或工作目的消極使用手機而產生的一種無法控製的迷戀狀態,伴隨而來的是身體或心理上的不適,從而影響社交功能[1].據報導[23.的數據顯示,中國手機網民數量已達8.25億人,其中29.24 - 66.14%的高中生存在手機依賴。手機依賴對高中生的身心問題和社會功能造成損害,如抑鬱、睡眠問題、認知能力差和學習能力下降[45].因此,手機依賴的研究對中學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影響中學生手機依賴的因素有很多,核心自我評價可能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6].核心自我評價是一種潛在的、廣泛的人格結構[7].它是對個體自我能力和價值的最基本的評價,與不同類型的依賴或成癮相關。然而,作為手機依賴的重要影響因素,低的核心自我評價並不一定導致高中生的手機依賴。之前的研究發現,核心自我評價可以負向預測焦慮[8].核心自我評價高的個體對生活充滿信心,認為自己對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都有很好的控製感,較少因缺乏控製感而焦慮[9].焦慮是指個體在麵對可能構成威脅的即將到來的事件時產生的一種不愉快的內心衝突,伴隨而來的是某些情緒和身體上的症狀,如憤怒、緊張、失眠和胃痛[10].先前的研究[1112的研究表明,焦慮可以正向地預測手機依賴。焦慮者認為使用手機可以放鬆自己,從而暫時遠離焦慮的事件和環境,獲得對自己的控製感[13].然而,這些往往是手機依賴的最初跡象和感覺。我們假設手機依賴個體可能存在較差的核心自我評價,並逐漸發展為手機依賴。因此,我們旨在評價核心自我評價在高中生手機依賴和心理健康中的作用,為高中生身心健康的管理和護理提供見解。

方法

在本研究中,所有方法均按照相關指南和規定進行。本調查方案已由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批準文號:2019-KY-016)。並獲得所有入選參與者的書麵知情同意。

研究人群

本研究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2020年6月,從廈門市4所普通高中每個年級隨機抽取3個班,最終納入36個班。

調查工具

青少年手機使用依賴自評問卷(SQAPMPU)

SQAPMPU [14]是由安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兒童青少年衛生與婦幼健康科學係陶方彪於2012年開發的。該問卷共13個項目,分為戒斷症狀、渴望和身心影響三個維度。總分越高,說明對手機的依賴程度越高。問卷總Cronbach’s a係數為0.87,各維度Cronbach’s a係數均大於0.5,區間為0.58 ~ 0.83。

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

該量表由吳教授[15可以用來評估高中生的心理健康。該量表有60個項目和10個亞量表,包括強迫症症狀、偏執、敵意、人際關係敏感、抑鬱、焦慮、學習壓力、適應不良、情緒波動和心理失衡。亞量表的重測信度為0.716-0.905,齊性信度為0.6010-0.8577,分半信度為0.6341-0.8726。量表與總量表的相關係數為0.752 ~ 0.8726,具有良好的建構效度。受試者將對自己近期心理狀態的真實情況進行自我評價。量表為五點李克特量表,每一項為陳述句。總分≥2分視為精神健康異常檢測。2-2.99分的總分及亞量表得分為輕度異常,3-3.99分為中度異常,4-4.99分為重度異常,5分為重度異常。

核心自我評價量表

該量表是Zenger等編製的直接測量核心自我評價的工具。[16].基於相關理論和研究,Du等[17翻譯修訂了核心自我評價量表,形成了中國文化背景下的核心自我評價量表。核心自我評價是由10個項目組成的一維自我評價量表,采用1 - 5分(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完全同意)的5個等級。總分從10分到50分不等。得分越高,說明核心自我評價水平越高。核心自我評價量表的Cronbach’s alpha係數為0.83,分半信度為0.84,3周間隔的重測信度為0.82。

數據收集

我們醫院的四名護士組成了一個研究小組。經過標準化培訓後,他們被隨機分配到學校進行相關研究。在調查過程中,每兩個研究人員組成一個小組,互相補充和檢查。調查問卷的每一項都是由被調查者詢問並填寫的。完成每項調查可能需要15 ~ 25分鍾。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3.0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對樣本量進行事後分析,以分析研究的力量。對中學生手機依賴狀況、心理健康狀況和核心自我評價的差異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應用Bonferroni校正進行多次比較。對中學生手機依賴狀況、心理健康狀況和核心自我價值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和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利用STATA軟件建立結構方程模型,檢驗中介效應。本研究設檢驗水平為α = 0.05,采用雙側檢驗。

結果

入選學生的特點

本次調查共招收學生1692名,共發放問卷1692份,回收有效問卷1637份。問卷發放有效率為96.75%。7-9年級學生832人,平均年齡14.63±1.22歲;10-12年級學生805人,平均年齡17.45±1.53歲。

手機依賴狀態

如表所示1, 10-12年級學生的身體和心理成績顯著高於7-9年級學生(P< 0.01)。在戒斷症狀和渴望行為上沒有顯著差異(P> 0.05)。10-12年級學生手機依賴總分高於7-9年級學生,且有統計學差異(P< 0.05)。

表1高中生手機依賴狀況(±s)

心理健康狀況

當MSSMHS總分≥2分時,視為心理健康異常。如表所示2共有503名(60.5%)7-9年級學生心理健康正常,共有329名7-9年級學生心理健康異常,371名10-12年級學生心理健康異常。10-12年級學生心理異常檢出率高於7-9年級學生(P= 0.000)。

表2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如表所示3., 10-12年級學生在學習壓力、適應不良和情緒波動方麵的得分均顯著高於10-12年級學生(均P< 0.01)。7-9年級學生與10-12年級學生在強迫症狀、偏執、敵意、人際關係敏感、抑鬱和焦慮等方麵的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P> 0.05)。

表3高中生心理健康狀況差異分析

核心自我評價得分

如表所示4, 7-9年級學生與10-12年級學生的核心自我評價得分差異不顯著(P= 0.298)。

表4初高中學生核心自我評價差異分析

手機依賴、心理健康和核心自我評價的相關分析

如表所示5, Pearson相關分析表明,核心自我評價與手機依賴和各因素呈顯著負相關(P< 0.01);心理健康狀況和各種因素與手機依賴和各種因素呈正相關(P< 0.01)。其中學習壓力與手機依賴與各因素的相關係數最顯著,分別為0.555、0.509、0.471、0.477。核心自我評價與心理健康各因素呈顯著負相關(P< 0.01)。

表5中學生手機依賴與心理健康、核心價值觀的Pearson相關分析

回歸分析

以心理健康狀況和核心自我評價的各因素為自變量,以手機依賴總量為因變量,進行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如表所示6結果表明,學習壓力感、人際關係敏感性、心理失衡、核心自我評價、敵意、強迫症症狀和適應不良對手機依賴有顯著影響(均P< 0.05)。

表6高中生手機依賴影響因素回歸分析

核心自我評價在心理健康狀況與手機依賴之間的中介作用分析

以心理健康狀況為自變量,手機依賴為因變量,核心自我評價為中介變量進行結構方程建模。如圖所示。1和表7,心理健康狀況對手機依賴的直接影響為6.949 (P= 0.000),間接效應為0.607,總中介效應為8.03%。結果表明,心理健康對手機依賴有顯著的負向直接預測作用。心理健康狀況越差,手機依賴程度越高,核心自我評價在心理健康與手機依賴之間起中介作用。

圖1
圖1

核心自我評價在心理健康狀況與手機依賴之間的中介作用圖表。注:心理健康狀況;Sqapmpu,手機依賴;Cses,核心自我評價

表7核心自我評價在心理健康狀況與手機依賴之間的中介作用分析

討論

高中生正處於自我認同和角色困惑的衝突期。當他們的理想自我與真實自我不一致時,他們就會感到痛苦和焦慮,尋找緩解內心焦慮的方法[18].手機具有通用性、易得性、便捷性等特點,已成為人們消除抑鬱和焦慮的首選工具[19].手機依賴組與非手機依賴組高中生在焦慮和核心自我評價方麵存在顯著差異。一方麵,手機依賴組的焦慮得分高於非手機依賴組;由於手機依賴的學生投入到手機約會、娛樂、網上購物和其他活動中,他們缺乏麵對麵的交流。20.21].然而,人類是一種社會性動物。如果他們長時間呆在虛擬世界中,他們會在現實生活中產生不適感,焦慮隨之而來。22].另一方麵,手機依賴者的核心自我評價低於非手機依賴者,這是因為學生的活動主要是人際交流和學習,而手機依賴者往往有較高的負性情緒水平、較低的社會支持感、較高的學習倦怠[2324].對於學習效率低等問題,他們會對自己的能力和價值有較低的自我評價。

核心自我評價高的個體在生活和學習中的壓力和緊張較小,控製力更強,學習效率更高[25].他們經常使用情緒調節來平衡身體,較少使用諸如玩手機等逃避策略來應對。26].高度焦慮的人在自己和現實之間有很大的差距。他們會想辦法縮小這種差距或逃避現實。27].由於手機的特點正好符合他們的需求,他們會花大量的時間在手機上。28].很難控製自己,遠離手機一段時間後可能會出現戒斷反應,所以中學生對手機的依賴性較高[29].學生的核心自我評價對手機依賴行為具有負向預測作用,這與本研究的假設一致[30.].核心自我評價是一種積極的人格結構,可以有效減少學生的手機依賴行為,使手機成為學生生活和學習的輔助工具,科學合理地安排手機的使用[31].然而,焦慮對手機依賴的預測是積極的。擔憂和焦慮並不會減少個人對手機的使用[7].相反,焦慮程度越高,對手機的依賴程度就越高[32].

核心自我評價在心理健康與手機依賴之間起中介作用。使用手機的動機包括人際交流、信息獲取、自我表達和休閑娛樂[33].當高中生的手機動機高時,意味著現實生活已經不能滿足他們在這四個方麵的需求[33].在這種情況下,移動媒體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使得高中生對手機的使用有最大的控製力。手機的社交功能可以補償高神經質、低嚴謹、高開放的人際關係渴望[3435].例如,神經質人格的高中生可能會因為情緒不穩定而導致人際交往障礙。手機可以讓他們最大程度地避免與他人接觸,這樣可以彌補由於社交網絡狹窄而獲得的信息不足[3637].手機社交軟件的匿名性可以讓他們逃避現實生活中的負麵情緒,適度使用手機可以調節負麵情緒,獲得幸福感[3839].此外,利用手機的廣泛功能進行娛樂,可以使個人暫時從壓力和競爭中轉移注意力,避免問題。4041].而當使用這種逃避型手機的動機太強時,使用手機的頻率和時間就會增加,最終導致手機依賴,產生心理健康問題[42].由於手機使用動機高,用戶的手機使用樂趣和認真程度高於手機使用動機低的用戶[4344].對於喜怒無常、高度神經質、無組織、低嚴謹、喜歡新鮮事物的高度開放型人格的學生來說,他們對手機的沉迷程度更重要,心理健康問題的出現就不可避免了[4546].此外,頻繁使用手機、使用手機動機強烈的學生,也可以通過手機了解親密同伴的隱私,監控同伴的行為,以滿足同伴的需求和歸屬感[47].這也會影響手機成癮傾向的中介變量的形成。

必須考慮到本研究的幾個局限性。首先,本研究中沒有醫生或心理學家對納入的受試者進行評估,在不同醫療機構的調查過程中可能存在偏差。其次,雖然對樣本量的事後分析結果顯示了本研究的足夠力量,但受限於資源,本研究的樣本量不夠大,可能不足以檢測潛在的影響因素。第三,不同國家之間的教育製度有很多不同。中國的教育製度更加嚴格,中國的一些高中可能有在校期間不允許使用電話的規定。因此,本研究的一些發現可能不能推廣到其他國家的不同係統。第三,本研究是橫斷麵調查,我們沒有對學生的依賴行為進行長期的跟蹤調查。未來更大樣本量的研究應縱向開展,以確定核心自我評價在調節心理健康和手機依賴中的長期影響。

結論

綜上所述,我們的調查為高中生手機依賴行為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指導,我們發現核心自我評價對大學生手機依賴和健康狀況有一定的影響。提高中學生的核心自我評價水平可能有助於改善健康狀況,減少手機依賴。

數據和材料的可用性

在這項研究中產生或分析的所有數據都包含在這篇發表的文章中。

縮寫

SQAPMPU:

青少年手機使用依賴自評問卷

MSSMHS:

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

參考文獻

  1. Cerutti R, Presaghi F, Spensieri V, Fontana A, Amendola s意大利青少年手機依賴-簡短版測試的適應與心理測量分析。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衛生。2021;18(5):10-6。

    穀歌學術搜索

  2. 梅鬆,柴傑,王淑姝,吳春,翁瓦裏,項伊東。中國大學生手機依賴、社會支持與衝動的關係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衛生。2018;15(3):1-9。

    中科院穀歌學術搜索

  3. 張剛,楊旭,塗旭,丁寧,劉建峰。以大學適應為中介的中國大學生手機依賴與心理健康狀況的前瞻性關係《情感失調》,2020;260:498-505。

    PubMed穀歌學術搜索

  4. Alavi SS, Ghanizadeh M, Mohammadi MR, Jannatifard F, Salehi M, Farahani M,等。手機濫用的心理測量特性:學生手機用戶的探索性和驗證性因素分析。伊朗精神病學雜誌。2021;16(2):187-97。

    PubMed公共醫學中心穀歌學術搜索

  5. Vecino-Ortiz AI, Nagarajan M, Katumba KR, Akhter S, Tweheyo R, Gibson DG,等。使用交互式語音響應評估非傳染性疾病風險因素的移動電話健康調查成本研究大眾健康指標,2021;19(1):32-6。

    穀歌學術搜索

  6. 朱輝,張慧,塗安,張鬆。核心自我評價和職業探索在主動性人格與求職清晰度之間的中介作用。Psychol前麵。2021;12:609050。

    PubMed公共醫學中心穀歌學術搜索

  7. Antonacci AC, Patel V, Dechario SP, Antonacci C, Standring OJ, Husk G,等。核心能力自我評估增強了複雜性和可委托活動的批判性審查。J外科雜誌,2021;257:221-6。

    PubMed穀歌學術搜索

  8. 張麗娟,張麗娟,張麗娟。癌症幸存者工作人格、核心自我評價與職業障礙的關係。中華康複雜誌。2021;31(1):119-28。

    PubMed穀歌學術搜索

  9. 田旭,黃斌,李浩,謝鬆,Afzal K,司傑,等。父母教養方式與中國大學生職業決策困難之間的關係?核心自我評價與職業召喚的中介作用。Psychol前麵。2021;12:661600。

    PubMed公共醫學中心穀歌學術搜索

  10. 孫鵬,孫穎,方達,薑紅,潘敏。中等職業學校青少年累積生態風險與問題行為:核心自我評價和基本心理需求滿足的中介作用。《公共衛生》,2021;9:591614。

    PubMed公共醫學中心穀歌學術搜索

  11. 胡秋萍,魏鬆,安明。中學生五種人格特征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手機成癮傾向的中介作用和手機使用動機的調節作用。科學通報,2017;28(1):92-6。

    穀歌學術搜索

  12. 李浩,趙銀華,李亞楠。大學生焦慮在手機依賴與核心自我評價之間的中介作用。中華衛生雜誌2018;32(8):700-4。

    穀歌學術搜索

  13. 李浩,李亞楠,李銀華。大學生手機依賴與控製源之間焦慮的中介作用。中華行為醫學腦科學雜誌2018;41(7):650-4。

    穀歌學術搜索

  14. 張常春,楊銳,李德龍,王傑,萬永華,徐世傑,等。中學生健康素養與手機依賴的交互作用及其與無意傷害的關係中華劉星Bing Xue Za Zhi. 2018;39(12): 1549-54。

    中科院PubMed穀歌學術搜索

  15. 吳蓉,李娟,劉強,王慧。三峽地區某縣留守中學生生活事件和應對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魏勝言九。2014;43(4):586-90。

    PubMed穀歌學術搜索

  16. Zenger M, Korner A, Maier GW, Hinz A, stbel - richter Y, Brahler E,等。核心自我評價量表:德國版代表性樣本的心理測量特性。中華醫學雜誌。2015;97(3):310-8。

    PubMed穀歌學術搜索

  17. 建政東,鮮卓,閆錚。中國核心自我評價量表的結構驗證。Psychol雜誌2012;5(3):7 - 11。

    穀歌學術搜索

  18. 連少林,孫新軍,牛廣發,楊新軍,周誌奎,楊晨。中國青少年手機成癮與心理困擾:反思的中介作用與獨處能力的調節作用。《情感失調》2021;279:701-10。

    PubMed穀歌學術搜索

  19. 馬紅,何建強,鄒建明,鍾勇。中國新護士手機成癮及其與職業倦怠的相關性:一項橫斷麵調查。孕育開放。2021;8(2):688 - 94。

    PubMed穀歌學術搜索

  20. 李霞,馮霞,肖偉,周浩。孤獨感與大學生手機成癮:無聊傾向和自我控製的中介作用。《心理與行為研究》2021;14:687-94。

    PubMed公共醫學中心穀歌學術搜索

  21. 李張CH, G, ZY粉絲,唐XJ,張f .手機成癮介導述情障礙之間的關係和中國醫學生學習倦怠: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心理與行為雜誌》2021;14:455-65。

    PubMed公共醫學中心穀歌學術搜索

  22. 史敏,翟旭,李鬆,史勇,範欣。中國大學生體育活動、手機成癮與非理性拖延症的關係。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衛生,2021;18(10):20-5。

    穀歌學術搜索

  23. 英才生正、負完美主義與手機成癮關係中拖延症的中介作用研究。伊朗精神病學雜誌。2021;16(1):30-55。

    PubMed公共醫學中心穀歌學術搜索

  24. 馬紅,鄒建明,鍾勇,何建強。手機成癮和工作拖延症對剛畢業護士職業倦怠的影響。展望精神護理。2021;14(2):4-7。

    穀歌學術搜索

  25. 李曉燕,李曉燕。大學生智能手機使用、睡眠質量與抑鬱的關係。國際社會精神病學雜誌。2021;67(5):407-14。

    PubMed穀歌學術搜索

  26. 佩德羅-佩雷斯EJ,莫拉萊斯-阿隆索S,魯伊斯-桑切斯德萊昂JM。手機使用/濫用中的執念和強迫:OCDUS-ICT。Adicciones。2021;33(2):149 - 60。

    PubMed穀歌學術搜索

  27. 陳勇,朱軍,張偉。同伴受害與手機成癮的縱向相互關係:青少年抑鬱的解釋機製。J Adolesc。2021;89:1-9。

    PubMed穀歌學術搜索

  28. Osorio-Molina C, Martos-Cabrera MB, Membrive-Jimenez MJ, Vargas-Roman K, Suleiman-Martos N, Ortega-Campos E,等。護理專業學生的智能手機成癮、危險因素及其不良影響:一項係統綜述和薈萃分析。《今日護士教育》2021;98:104741。

    中科院PubMed穀歌學術搜索

  29. 李靜,詹丹,周瑩,郜旭。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青少年孤獨感與手機問題使用:逃避動機和自我控製的作用。癮君子Behav。2021;118:106857。

    PubMed公共醫學中心穀歌學術搜索

  30. Farcic N, Barac I, Pluzaric J, Ilakovac V, Pacaric S, Gvozdanovic Z等。核心自我評價人格特征對護理專業臨床決策的預測作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2020;15 (5):e0233435。

    中科院PubMed公共醫學中心穀歌學術搜索

  31. 王曉燕,王曉燕,王曉燕。核心自我評價與組織支持感對大學生學業倦怠的影響。Psychol眾議員2020;123(4):1260 - 81。

    PubMed穀歌學術搜索

  32. 左斌,張旭,文峰,趙穎。壓力生活事件對中國大學生抑鬱的影響:宿命論和核心自我評價的多重中介作用。《情感失調》,2020;260:84-90。

    PubMed穀歌學術搜索

  33. Devan H, farmer D, Peebles L, Grainger R.應用程序對持續性疼痛患者自我管理支持功能的評價:係統評價。JMIR Mhealth Uhealth. 2019;7(2):e13080。

    PubMed公共醫學中心穀歌學術搜索

  34. 徐曉明,餘凱。當核心自我評價導致職業適應性:倫理領導的影響及對公民行為的影響。J Psychol。2019;153(5):463 - 77。

    PubMed穀歌學術搜索

  35. 黃潔,郭剛,唐丹,劉濤,譚琳。以眼還眼?第三方對同伴虐待監督的沉默反應:工作場所焦慮的中介作用和核心自我評價的調節作用《國際環境與公共衛生雜誌》2019;16(24):18-22。

    穀歌學術搜索

  36. Ivanova A, Gorbaniuk O, Blachnio A, Przepiorka A, Mraka N, Polishchuk V,等。男性和女性的手機成癮、低頭症和抑鬱:有調節的中介分析。Psychiatr問:2020;91(3):655 - 68。

    PubMed公共醫學中心穀歌學術搜索

  37. 李亮,樂國基,梅淑玲,崔曉麗,李亮,吳春春,等。中國大學生手機成癮的嚴重程度及其與生活質量的關係PeerJ。2020; 8: e8859。

    PubMed公共醫學中心穀歌學術搜索

  38. 竇凱,王麗霞,李建彪,王德光,李媛媛,黃燁。中國青少年手機成癮與冒險行為:一個有調節的中介模型。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衛生,2020;17(15):6-11。

    穀歌學術搜索

  39. 洪偉,劉仁德,丁勇,盛旭,甄銳。手機成癮與日常生活認知失敗: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的中介作用及特質自我調節的調節作用。癮君子Behav。2020;107:106383。

    PubMed穀歌學術搜索

  40. 手機使用模式和成癮與抑鬱和焦慮的關係。東方地中海衛生雜誌2020;26(6):692-9。

    PubMed穀歌學術搜索

  41. 楊霞,王萍,胡萍。特質拖延症與中國大學生手機成癮:壓力與性別的有調節中介模型。Psychol前麵。2020;11:614660。

    PubMed公共醫學中心穀歌學術搜索

  42. 馬鬆,黃燕,馬勇。兒童虐待與中國青少年手機成癮:孤獨為中介,自我控製為調節。Psychol前麵。2020;11:813。

    PubMed公共醫學中心穀歌學術搜索

  43. 康勇,劉鬆,楊磊,徐斌,林林,謝磊,等。手機成癮行為與精神困擾、睡眠障礙和睡眠模式的雙向關聯:一項為期一年的中國大學生前瞻性研究。精神病學。2020;11:634。

    PubMed公共醫學中心穀歌學術搜索

  44. Majeur D, Leclaire S, Raymond C, Leger PM, Juster RP, Lupien SJ。自認為“壓力很大”或“有禪意”的年輕人使用手機:一項探索性研究。強調健康。2020;36(5):606 - 14所示。

    PubMed穀歌學術搜索

  45. Baabdullah A, Bokhary D, Kabli Y, Saggaf O, Daiwali M, Hamdi A.智能手機成癮與拇指/手腕疼痛的相關性:一項橫斷麵研究。醫學(巴爾的摩)。2020年,99 (10):e19124。

    穀歌學術搜索

  46. 楊新軍,劉qq,連少林,周誌凱。無聊的頭腦更容易上癮嗎?無聊傾向與手機問題使用之間的關係。癮君子Behav。2020;108:106426。

    PubMed穀歌學術搜索

  47. Sequeira L, Perrotta S, LaGrassa J, Merikangas K, Kreindler D, Kundur D,等。用於監測兒童和青少年抑鬱症狀的移動和可穿戴技術:範圍綜述。《情感失調》,2020;265:314-24。

    PubMed穀歌學術搜索

下載參考

致謝

一個也沒有。

資金

本研究獲得廈門市科技局項目(3502Z20184052)資助。資助者不參與研究設計、數據收集和分析、決定發表或準備手稿。

作者信息

作者和聯係

作者

貢獻

X L設計研究;yl, zw, wy, X L進行了研究;Y L、X L分析數據;X L撰寫初稿;X L對最終的內容負有主要責任。所有作者閱讀並批準了最終稿件。

相應的作者

對應到Xiuqin劉

道德聲明

倫理批準和同意參與

在本研究中,所有方法均按照相關指南和規定進行。本調查方案已由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批準文號:2019-KY-016)。並已獲得所有入選參與者的書麵知情同意。

同意出版

不適用。

相互競爭的利益

作者聲明他們沒有競爭利益。

額外的信息

出版商的注意

beplay外围下载施普林格自然對出版的地圖和機構附屬的管轄權要求保持中立。

權利和權限

開放獲取本文遵循創作共用署名4.0國際許可協議(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該協議允許在任何媒體或格式中使用、分享、改編、分發和複製,隻要您給予原作者和來源適當的署名,提供創作共用許可協議的鏈接,並說明是否有更改。本文中的圖片或其他第三方材料包含在文章的創作共用許可中,除非在材料的信用額度中另有說明。如果材料不包含在文章的創作共用許可中,並且您的預期用途不被法律法規允許或超出了允許的用途,您將需要直接從版權所有者那裏獲得許可。欲查看此許可證的副本,請訪問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創作共用公共領域奉獻放棄書(http://creativecommons.org/publicdomain/zero/1.0/)適用於本文提供的數據,除非在數據的信用額度中另有說明。

再版和權限

關於這篇文章

通過CrossMark驗證貨幣和真實性

引用這篇文章

李,楊,王,誌,尤,魏。et al。中國高中生的核心自我評價、心理健康與手機依賴:我們為什麼要關心。斜體字J Pediatr48, 28(2022)。https://doi.org/10.1186/s13052-022-01217-6

下載引用

  • 收到了

  • 接受

  • 發表

  • DOIhttps://doi.org/10.1186/s13052-022-01217-6

關鍵字

  • 核心自我評價
  • 心理健康
  • 手機的依賴
  • 高中
  • 學生
  • 護理
Baidu
map